安姓的來源_出自華夏族原有姓氏

解讀安姓。追溯安姓的來源,據說是出自華夏族原有姓氏。安姓是一個民族多源流的姓氏,也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零九位的姓氏,人口較多,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一五。

安姓的來源_出自華夏族原有姓氏

源流一

出自華夏族原有姓氏。秦朝時有安期生,一名安期,人稱千歲翁,安丘先生?,樼鹑?,師從河上公,是秦漢期間燕、齊方士活動的代表人物,黃老哲學與方仙道文化的傳人。

源流二

西亞安息國(古帕提亞帝國,今伊朗),其王族后代皆以國名為姓氏,稱安帕提亞氏。到了漢朝時期,漢武帝劉徹派博望侯張騫出使西域抵達安息國以后,中國與安息國開始有了往來。安息國王傳位到太子安清時,他不愿當國王而向往佛學,想當僧人,于是就將王位讓給叔父,自己出家為僧。東漢桓帝劉志建和二年(公元148年),安清來河南洛陽宣傳佛教,隨后便定居了下來。

在安清的后裔子孫、以及當時隨同太子安清一同入漢的侍從隨員們,皆以原國名的漢譯名稱為姓氏,稱安氏,世代相傳至今,史稱安氏正宗。有相當一部分安氏族人多尊奉安清為得姓始祖。

源流三

源于昭武九姓,出自唐朝時期中西亞的昭武九國,屬于漢化改姓為氏。唐朝時期有外邦“昭武九姓”,以原國名“安國”為氏留居中原,并逐漸融合到漢族之中,后省文簡化為安氏。

在唐朝時期“安史之亂”中的禍首安祿山,原為康氏,是中西亞的“昭武九姓”中康國人的后裔,后隨繼父姓冒姓為安氏,其后代遂以安為姓氏,稱安氏,世代相傳至今。

《舊五代史》卷一二三《安叔千傳》載:“安叔千,沙陀三部落之種也。父懷盛,事唐武皇,以驍勇聞?!薄缎挛宕贰肪砦逡弧栋矎倪M傳》載:“安從進,沙陀振武索葛部人也。祖、父皆事唐為騎將?!保ㄗⅲ骸缎挛宕贰肪?《莊宗紀》注)沙陀、薩葛、安慶三部落。而薩葛索葛,亦即粟特之不同音譯。粟特為中亞古國,所謂昭武九姓多指的就是粟特人,作為昭武九姓之一的安國,粟特人。安叔千、安從進其先世仍為中西亞安國人。河南洛陽等地區:洛陽為東漢、魏、晉、北魏首都,因此從東漢以來,包括安息國和安國在內東遷到中原的胡人侍子和商賈,紛紛涌向這里?!堵尻栙に{記》卷三記載了北魏時期洛陽城內胡商云集的盛況:“自蔥嶺以西,至于大秦(漢朝時的東羅馬),百國千城,莫不款附。商胡販客,日奔塞下,……樂中國土風,因而宅者,不可勝數。是為附化之民,萬有余家?!贝恕鞍賴С恰钡摹吧毯溈汀保斎话ò蚕⒑桶矅纳倘嗽趦?。唐代安姓胡人中,有不少占籍河南。如前面提到的安師、高宗時處士安靜為河南洛陽人;處士安神儼為河南新安人等等。而一些籍貫為他地的安姓胡人,也有許多卒于或葬于洛陽,如前面提到的安懷,高宗時陪戎都尉安度,玄宗時祁州祁山府果毅安思節等。這說明他們生活或活動的地方已經主要在洛陽了。安祿山,中亞人。《通志》所云“望出”河內(洛陽)的安姓,也主要指的是安姓胡人。

源流四

源于鮮卑族,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安遲部,屬于漢化改姓為氏。南北朝時期,鮮卑族吐谷渾部中有安遲氏族,后被鮮卑拓拔部所吞并。

北魏王朝建立后,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在遷都洛陽后實施全面漢化改革措施,將其改為漢姓安氏,其后代多稱安氏,后逐漸融入漢族,世代相傳至今。

源流五

源于滿族,屬于漢化改姓為氏。據史籍《清朝通志·氏族略·滿洲八旗姓》、《欽定八旗通志·烈女傳》中記載:

⑴。滿族額勒赫氏,滿語為ElheHala,漢義“平安、康泰”,世居綏分(今黑龍江東寧)、愛琿(今黑龍江黑河愛琿)、黑龍江沿岸等地。后改漢字單姓為安氏。蒙古族族中原有阿爾丹氏、德力根氏、安帳氏等,化為滿族姓氏后,其后均改漢字單姓為安氏。

⑵。滿族昂剛氏,亦稱昂岡氏,滿語為AangangHala,為滿族脫譜姓氏之一,世居烏蘭塔塔爾(今內蒙古阿拉善左旗)、巴彥浩特一帶(今內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),清朝中葉以后多冠漢姓為安氏,少數為漢姓剛氏、岡氏。

源流六

源于回族,出自唐朝時期由西域阿拉伯地區來中國傳播回教的嘎宛思,屬于漢化改姓為氏。安氏是中國回族的古老姓氏之一,為回族著姓。唐太宗李世民執政時期,有從西域阿拉伯地區來中國傳播回教的穆斯林嘎宛思,后留居中原,因其名首音與王、安、萬音相諧,故其后裔子孫便依漢俗改為漢姓王氏、安氏、萬氏。另外,安息國人(今伊朗)安腓汗之子安附國,于唐貞觀初年(公元627年)率部族五千余人來華定居,被唐太宗安置在維州(今四川茂縣),后被授封左右衛大將軍、定襄郡公,其子孫后代皆以原國名之諧音漢字稱漢姓為安氏。

明朝時期來中國的蘇祿國(今菲律賓蘇祿島)東王巴都噶·叭喀刺的第三子巴都噶·安都魯,其后裔融入回族后,也取漢姓為安氏,現其家族主要在山東德州、天津兩地繁衍。

源流七

源于奚族,出自唐朝時期奚族人,屬于漢化改姓為氏。唐朝時期,有回鶻民族、奚族人,之中有人以“安”為漢姓留居中原地區,并逐漸融合到漢族之中,世代相傳至今。

源流八

源于蒙古族,出自蒙古成吉思汗六弟別勒古臺后裔諸部改漢姓安為氏。明朝時期,有前元朝蒙古族人孟格、達色等族人歸附大明政府,其后皆被明太祖朱元璋賜漢姓為安氏,意為“安分守己”,其后代子孫以漢姓安氏世代相傳至今。

源流九

源于彝族,屬于漢化改姓為氏。明、清兩朝時期,在西南地區生息的彝族中有沙瑪氏、村密氏、吉巴氏等眾多部落,后在中央王朝政府推行的改土歸流運動中,均流改漢姓為安氏,世代相傳至今。

源流十

源于達斡爾族,屬于漢化改姓為氏。據史籍《黑龍江志稿·氏族志》記載:達斡爾族阿爾丹氏,世居黑龍江地區。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,滿語為ArdanHala。

清朝中葉以后,達斡爾族阿爾丹氏多改漢姓為安氏。

源流十一

源于錫伯族,屬于漢化改姓為氏。據史籍《清朝通典·氏族略·滿洲八旗姓》記載:錫伯族安佳氏,祖先原為漢族,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后融入鮮卑族,后逐漸演化為遼東錫伯族,世居普塞屯村(今遼寧大連莊河)。后有滿族引為姓氏者,滿語為AngiyaHala。

清朝中葉以后,錫伯族、滿族安佳氏多改漢姓為安氏。

源流十二

源于外夷,出自清朝時期沙俄侵略軍俄羅斯族、哥薩克族戰俘,屬于漢化改姓為氏。從公元十七世紀中葉起,沙俄殖民者先后侵入中國黑龍江流域長達數十年之久,入侵范圍遍及黑龍江的上、中、下游。沙俄侵略者在黑龍江兩岸強筑城寨村屯,搶劫村莊,勒索毛皮,捕捉人質,虐殺居民,策動當地頭人歸順沙皇俄國。中國政府多次向沙俄提出抗議,要求停止對中國東北邊疆的侵略并引渡逃人,沙俄根本不予置理。為了保境安民,康熙大帝愛新覺羅·玄燁在平定了“三藩之亂”后,采取了一系列加強中國東北邊防的措施。這些俄羅斯“旗人”,后來由康熙大帝賜其姓氏皆為安氏,意為“安衛大清”,押留中國,禁止返俄。這批戰俘人數為一百二十九人,其后代遂以安為氏,后逐漸融入漢族、滿族,世代相傳至今。若干年后,當一位俄國使節來到北京時,有些俄羅斯“旗人”曾要求把他們帶回俄國,但這位使節給他們的答復卻很干脆:“把你們帶回俄國?除非是要把你們當作叛國者押赴邊界絞死,才能把你們的尸身帶回俄國去!”

在俄國史籍中,這些俄羅斯“旗人”一般皆被稱為“阿爾巴津人”(俄羅斯哥薩克),但在某些特定場合,他們統一被稱為“逃人、叛徒、叛變投敵者”或者“俄奸”。

源流十三

朝鮮族(中國、韓國、朝鮮)安氏:本姓李氏,始祖安瑗中國人。唐憲宗元和二年丁亥東入於高麗松岳山下,有三子:長子名枝春、次子名葉春、三子名花春,新羅景文王四年,甲申倭亂,三兄弟平亂,故賜姓安氏。枝春改名邦俊,封竹山君;葉春改名邦杰,封廣州君;花春改名邦俠,封廣州君。朝鮮族(中國、韓國、朝鮮)安氏的祖先本古代中國人。

本文來自網絡或者會員投稿,只為了傳播更多內容,不對真實性承擔任何責任,如內容有侵權,請聯系本站。如若轉載,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www-79909.com/2228.html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国产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|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| 亚洲精品动漫在线| 欧美精品香蕉在线观看网| 我要看一级毛片|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| 成人a在线观看| 好紧我太爽了视频免费国产| 亚洲性69影院在线观看| 色婷婷激情综合| 国产高清精品一区| 久久午夜福利电影| 爱情岛永久免费| 国产卡一卡二卡乱码三卡| yellow视频免费看| 晚上睡不着来b站一次看过瘾 |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匹| 欧美最猛性xxxxx短视频| 国产乱子经典视频在线观看| 99精品在线播放|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|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| 麻豆自创视频在线观看| 大ji巴c死你h|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| 国产高清乱理论片在线看| 久久久国产精品| 欧美极品在线观看| 含羞草实验室入口免费网站直接 | 最近2019中文字幕mv免费看| 免费观看一级成人毛片| 91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| 处破女18分钟完整版|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蜜芽| 法国女人与动zozoz0z0| 国产jizzjizz免费看jizz| h视频免费在线| 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∴| 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麻豆发布| 欧美日韩国产58香蕉在线视频| 午夜小视频男女在线观看|